当父母老了的时候,其实孝顺也可以这样做......
人生本来就是一本书,一本绝版的、独一无二的、只专属自己的书,而作者是自己。于是,便有了《个人回忆录》。
——题记
人活一世,时光匆匆,耄耋之年,总希望记录下自己传奇的一生。
许婆婆,一位已经八十岁高龄的老人,还能写字出书。《最美的风景》这本个人回忆录,就是她在77岁时写出来的。
老人出生在1938年的四川省沟头县,她把大把的经历,真人真事,在晚年时期,都写成文字,她写作的语言并不华丽,却朴实生动,像是一部史书,记录着时代的变迁。
老人的经历也可以用“传奇”二字概括,因为没读过书的她,是从六十八岁开始才一点点结合本人的经历感悟,分阶段地回忆记录下来。因为那一年,她亲眼目睹了丈夫在车祸中去世,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她感觉整个天都塌了,心中的难过,让老人一直无法从悲伤中走出。
为发分散老人的悲伤,她的子女劝说她把与父亲相濡以沫的一生记录下来。
刚开始写的时候,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,那个手抖的厉害,写了三天,不写了。子女们哄小孩一样哄着老人慢慢写着,但是因为老人识字不多,总要麻烦到子女帮忙填写一些段落中不懂的字,所以进度一直很慢。与此同时老人身体与精神都开始变差,但心中一直很记挂写下关与亡夫之间的点点滴滴。子女见到这情况,心中也很焦虑,希望可以完成母亲的心愿。
经过朋友介绍,许婆婆子女与我们《老年人圆梦工程》采编老师联系上,通过口述人生,亲眼所见所闻,把祖辈们的精神财富通过纸笔,传承后辈......
不怕起步晚,就怕寿命短,千万别偷懒,不是做不成就怕心不恒。
您想同老朋友们一样,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事或物,作为人生纪念吗?
您想把自己的精神财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吗?
您想让自己的人生正能量潜移默化族人,让其结出更有价值的果实吗?
“老年人圆梦工程”邀请书
《老年人圆梦工程》采编制作工作组
老年人圆梦工程=自传+家谱+纪录片+碎片记忆
“家谱”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(国史,地志,家谱)之一,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,对于教化族人孝敬、和睦、祭祀、亲情、乡情等方面,有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;对于历史学、民俗学、人口学、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,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。编著“家谱”,可谓利己利族、利国利民。
每当有前辈离开,我们总是遗憾,没有通过“自传”、“口述人生”、“人生(家族)纪录片”、“碎片记忆”等方式,把前辈们那些可供传承的精神财富留下。
今天,我们采编制作《老年人圆梦工程》,就是希望能够把前辈们的精神财富留下,作为一份纪念,作为一种传承,作为一项“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”的有益事业。我们希望借此延续民族之魂,树立正能量的风气,抵制人性的不良和道德的无底线,让前辈们的美好期待结出香甜硕果。
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有情怀的人做情怀的事
我们希望能做既有情怀又有意义的事
一生中,我们面临很多机遇
而这一次面对的是利己利族
利国利民的“老年人圆梦工程”
将与有情怀的专业团队合作
让我们将有益事业做成做好!
如果你也认同,请识别二维码与我联系。